ASWECAN (http://www.aswecan.net/index.php)
- 十字街头 (http://www.aswecan.net/forumdisplay.php?forumid=1)
-- 检阅“80年代新一辈”zzzzzzzzz (http://www.aswecan.net/showthread.php?threadid=49785)


由 冷云 于 2004-02-01 08:22 PM 发表:

检阅“80年代新一辈”zzzzzzzzz

检阅“80年代新一辈”
2004-01-30 14:41:31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在这个躁动不安的年代,各个年代的人们对于彼此间异同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息过。早在几年前,网络上一篇《不和70年代的人交朋友》就曾引起轩然大波;之后,又出现了一篇《坚决不娶80年代的女子为妻》的文章;SARS期间,关于80年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而年前,一篇《丑陋的五十年代生人》,将代际之争又推向了高峰。然而这次,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80年代生人了。



大家多少还记得,多年前,学者孙晓云的一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由于中日少年在夏令营中的悬殊表现,当时社会上的一种普遍担心就是,这些新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是否会成为“垮掉的一代”,以致更有人发出了《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的呼声。然而时间在70年代生人的青春流水般逝去的同时,也悄然地把80年代生人推向历史的前台。



当国家男足充斥着80年代生人年轻面孔的时候,当韩寒、蒋方舟们开始在文学领域大肆抢班夺权的时候,当各式各样的论坛里拥挤着满嘴喷着子弹的超级愤青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目光已经被逼着不得不投向他们。



10年前他们的称呼是“小皇帝”、“小太阳”,10年后他们是“QQ族”、“新新人类”,10年前他们被指责为娇生惯养,依赖成性,10年后他们交上来的答卷却远比我们想象的优秀。80年代生人,红旗下出生的什么样的蛋?



他们生而寂寞,没有兄弟姐妹。“孔融让梨”的兄弟情感仅仅是一个书本故事而让他们难有切肤之会。计划生育的政策在保证了他们相对富足的成长环境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无法了解拥有兄弟姐妹的好处。在深夜心事重重的时候,他们却只有等到天明才能和朋友去诉说。



他们被说成拜金,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五六十年代生人中贪官污吏屡禁不绝的时候,这样的指责是否过于片面?对金钱的追求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追求的手段和方式,对于一个遭遇到的生存竞争压力远超过上辈的年轻群体,这个问题还有待我们更加客观的评价。



他们追逐时尚,崇尚个性,在个性化越来越普遍的今天,这本身实在不是一件坏事。但我们往往看见他们的个性缺乏内涵,就像他们固执地认为谢霆峰是一位摇滚歌手,而让70年代生人嗤之以鼻一样。



他们还是多元化甚至相互矛盾的一代。在80年代生人的内部,他们自己也划分成两个阵营:80到83为前80年代,而83到89为后80年代。前80年代的身上和70年代还有很多的重合处,《变形金刚》和《忍者神龟》还是他们共同的回忆,而后80年代已经和70年代在社会发展中几乎成为割裂的两代人。80年代生人中,城乡差别似乎更加拉大了,城里的在疯狂的玩街机的时候,乡村的孩子可能正在割猪草。



他们……



关于他们,别人以及他们自己要说的话太多。而在已有的争论中,我们发现太多的评价局限于主观的臆断,道德这种本只该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在相互的手中却转化为了拍向对方的板砖,而当一代人试图批判另外一代的时候,谁又曾具备整体道德上的优势呢?就好像穿长袍的指责穿中山装的,穿中山装的指责穿西服的,穿西服的指责穿牛仔裤的,穿牛仔裤的指责染头发的。提供更多的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和正在成长中的80年代生人这一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暂时性的相对客观的评价,对我们来审视自身,或者对他们来反观自己都是极有好处的,这也是我们推出这一专题的目的所在。不管你我是否属于80年代生人这一群体,如何正确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对别人作出客观的评价,我想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步。



时代总要向前,不论对于80年代生人如何评价,他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去占领将会属于他们的舞台――这也就是我们推出这一专题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努力中~~~~~~~~~~


由 猫行者 于 2004-02-01 09:54 PM 发表:

一直觉得
用年代来划分已经落后了
现代人的成长更多的是看环境


所有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现在时间 07:54 PM

Copyright 1999-2002, ASWECAN, All rights reserved.
ASWECAN 版权所有 请尊重知识产权 如欲转载请来信([email protected])